Appearance
很痛苦
2024-9-13
现在的状态很差,直观感受就是很痛苦,什么都不想做。现在的位置在凌水附近,地图上一个叫做刘家的小村庄附近。一个人躺在车里,刚刚闭眼躺了很久。也可能是体感上的很久,因为没有看时间,忘了什么时候躺在这里的了。
痛苦的来源我很清楚,直接来源于抑郁症,而抑郁症的表现可以总结为长期负面情绪的累积爆发。归根结底来源于拧巴,就是既要如何又要如何。
完蛋,又写不出来了。
黑色盒子
躺在这里之前,我思考自己的心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就像之前我感觉自己是在一个蓝色的森林里散步一样。我思考了很久,以至于把开车的事情交给我的身体来自己做反应。我感觉自己在一个充满黑色延误的巨大纸盒中,纸盒有足够的高度,隔绝了一切。黑色的烟雾充满整个纸盒,还有一丝丝的烟雾漫了出去,在一点点地往外飘。
我蹲在纸盒底部的一个角落里,坐在地上,背靠着纸盒的另外两个面。我的整个人也是黑色的,用一个球——脑袋、一个圆柱——脑袋以下来构成。
我就像棉质的笔芯浸在不太纯的墨水中,黑色的染色物质顺着我和纸盒的触点一点点地被我吸上来,从我的屁股开始——因为我是坐在地上——慢慢地,由下而上地,正在向上蔓延。
纸盒中的黑雾——又或是黑烟——似乎也有染色作用,我的其余没有被染色的部分已经被黑雾熏染成的白灰白灰的颜色。
身体染黑的部分逐渐麻木,我渐渐地感受不到那些部分的存在,渐渐地我会一点点失去感受。最终我觉得自己不再以实体的方式存在,我还是可以感受,可以思考,但我感受不到我的实体。我在纸盒中无处不在,但我离不开纸盒,就算纸盒顶部是开口的,还有其余丝丝黑雾在向外飘,但飘出去的永远不是属于我的某一部分。我被永远留在了这里。或者是说我可能能在某个时间飘出去一点或一部分,但那又怎么样呢,可能出去的只是我的一部分,到时候我的哪一部分还在里面,哪一部分已经流了出去呢。还有这个可能存在的时间点谁也不知道是多久,也有可能这个时间不可以用时间来衡量。
我是如何存在的?
我希望我能获得我全部身体的控制权,无论是物理上还是精神上。于是问题就变成了精神是如何存在的。
从科学上来讲,我是由一系列的物质构成的,这些物质在这个牛顿力学体系下遵循一系列的物理规律。也就是说通过一些数学运算,可以得出我的任何一个组成部分在下一个时刻的状态是完全基于上一个时刻的状态的。这样一来我自己的思考和行动是否早就注定了,所有发生的事都是基于我被创造出来的那个时刻的初始状态被动演化而来。而我的父母创造了我,我在我母亲的胎盘中被孕育出来这个事实,也只是一些物质遵循物理定律的被动运动的表现结果。甚至整个宇宙的诞生也是如此。
我不想多想,这些早就超出我所能理解的范畴,也不是我现有的知识体系能思考出来结果的问题。如果一切都是被动形成的,我现在所经历的痛苦也早晚都会结束,或者我迎来最终结局。
构成我
最近出现了对时间感知上的偏差,如果是在以前,我可能会将其归结于我睡觉了,或者是用发呆把时间熬过去了。这有迹可循也确实合理,最近的痛苦让我难以承受,我坚持到天黑然后直接躺下任自己昏迷。但是结合最近读的几本心理学相关的书,事情可能更复杂了一些。我猜我自己躲了起来,把一些事情交给另一部分的我去处理了。
我很想给每一部分的我都起一个名字,这样方便我观测他们,同时也方便他们能更明显地意识到自己的存在。但我的人格分裂的状况没那么严重,对我而言他们更像是我把自己的精神分割成一个一个的小块,每个小块各司其职,甚至会有多个部分同时存在——正常状况下就是全部的小块都在。不同的存在的部分构成当前活动的人格,这也就是我经常回想刚刚发生的事,总觉得刚才的自己很陌生,跟当前状况不太一样。当我把我所具有的性质分开来看待,这一切就能解释得通了。
情绪总是突如其来
假期之前的最后一天工作日,因为iOS的闹钟不支持自动调休,所以今天的闹钟没有工作。但楼下的邻居吵架,8点半就把我吵醒了,这也让我没有错过闹钟本来就该响的起床时间。
睡醒后的一段时间状态还很好,一直持续到了抵达公司坐在椅子上的前一刻。最后一天了,不想工作,实际上也没有任何工作内容。我拿着工资在这上网也不是一天两天了。同样地,今天也不想学习任何东西,不想碰任何代码。整个人失去目标,不知道想做什么。想着马上到来的三天假期,但想不出要怎么度过。和前两天相同的感觉扑面而来,就像情绪每次到来一样毫无预兆。
想回家,但三天假期太短。想出去玩,没有目标也没有兴致。想有所行动,又没有行动力。这样看来可能这三天还是在昏死中度过。一面一遍遍地点亮手机,一面又害怕有任何消息的到来。想和朋友接触,又不想把情绪传染给任何人。
抑郁症这东西就像会传染的绝症。一方面一旦沾上了可能这辈子就甩不掉了,另一方面又具有极大的传染性。可能某次接触,某次交谈,甚至一次不经意的动作,都可能被拉下深渊万劫不复。当然这并不是单方面的,这东西这么容易传染,也是因为人们的心中或多或少的都有抑郁症的根存在,只是没有被激发罢了。没被激发的情况下,根可能永远潜伏。但一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只要在有限的时间内一直没有被激发,那么这个人就是健康的。
现在又怀疑自己是不是双向情感障碍了。读到一篇双向的帖子,贴主描述自己双向的状态,总是好一阵坏一阵。好的时候文采飞扬,甚至能把自己的状态绘声绘色地记录下来;坏的时候万念俱灰,就想马上离开这个世界。我现在的状态跟这太像了。压抑的情绪总是突如其来,没有任何起因或理由,而且身处其中时也在试图找到其中的蛛丝马迹。这东西很神奇,身体上没有任何的不适或者疼痛,但就是感觉自己浑身沉重而且没有精神,什么都不想做,没有任何期盼。
就像坏得突如其来,好得也是莫名其妙。上个瞬间还在喘不过气,下个瞬间就突然想继续行动了。昨天把车停在没有人经过的马路边,闭眼硬扛突如其来的情绪,然后莫名其妙地就想开始记录这一切,但是没有行动的动力。又躺了一会之后感觉又可以行动了,于是开始写。写了一会注意力被分散,突然写不出东西了,就又躺着,躺了一会又恢复了一点,又开始写。于是断断续续地写了一些东西。
如果说昨天的状态是黑白分明,总是在黑白之间切换,那么今天就是黑白混合。现在的心情与昨天差的时候无异,但是特别想写东西。放下手机我就会有特别不安的感觉,只有写的时候才能获得短暂的平静,通过一直写一直写来让这份平静维持下去。
状态好一些的时候就会想,我这样在她的评价体系下会不会就是没病装病,这时候我是不是就应该去关心她而不是在这沉浸在自己的痛苦里。但是我能切实地感受到自己的情绪是痛苦的,虽然没有任何来由,但这份痛苦就是存在的,不然现在我应该是在公司里,瘫在椅子上玩游戏,而不是在车里躺着,靠着一直打字来维持平静。
上面说的双向的帖子里,贴主提到了一本书叫《荒原狼》,只记得跟双向有关,不记得贴主说的具体内容了。刚才在微信读书搜到了,读了前言就读不下去了,是那种没有了行动力的感觉,于是点了加入书架,就关掉了。
三天假期或许可以约一个七院的心理咨询,或者可以约个口腔医院把智齿拔了。但计划总是简单的,我甚至可以在现在这种没有行动力的状态下把未来几十年的计划都列出来。上次犯病的时候也是这样,甚至上次比现在还好一些,我都已经填好了预约了,但是在即将出门的时候还是把预约取消掉了,因为突然就不想出门了。
未来三天心理咨询都满了,这下不用纠结是我没有行动力还是我到底有没有问题了。如果情绪还是这样子,干脆继续让我麻醉师的部分给我麻醉了好了。